今年4月,上海国际车展成功开幕,男模的出现引发大量跟拍和讨论。
“那个男模是欧洲人哎”、“为什么会有男模”、“车模选男的还是选女的呢”。
有人说“这是因为女性消费力量崛起了,用男模可以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注意”,也有人干脆说“汽车公司找错模特了,请女模才好看”。
在我看来,这些说法都缺乏策略性。
女性对视觉刺激天生比男性钝感,靠异性展示能捕获男性的注意,但对女性来说效果会大减。这正是为什么女性择偶时,相对于外貌,更看重男性的生活素养和经济实力。
而且车展不是卖女性图片的,不能以“好看”这种模糊的标准来制定营销方案。“好看”只是车展的基本要求,不能决定车展的营销效果。
那到底为什么有的车展用男模,有的车展就用女模呢?
一、消费者性别如何影响营销策略
当你思考车展为什么选男模时,不妨反思一下,为什么过去的车展通常选用女模。
过去的汽车驾驶者基本上都是男性,汽车营销的对象当然就是男性消费者。
我们要知道,营销就是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来达成自己的目的。所以车展的一切营销行为都要以男性需求出发。
有心理学实验表明,女性可以降低男性长远的理性思考力。
一名男性可以在以下两种收益中选择一种:
今天拿100美元
1年后拿200美元
结果是,看过美女照片的男性,相比于没看的男性,更倾向于选择今天拿100美元。
进化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,男性最好的繁殖战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最多的后代,所以不放过任何配偶目标,不必考虑长远打算。
而对于女性来说,最好的繁殖战略是要有长远的打算,因为她要哺育孩子,男性是否性感不重要,生活素养和经济实力才更重要。
所以如果营销活动针对男性消费者,电话号码列表 可以把异性视觉刺激作为营销线索;但如果换作女性消费者,则效果一般。
据我理解,车展选用女模,从营销策略角度,至少能满足男性的两个需求:
满足视觉上的异性审美需求,收获男性消费者的注意力。异性相吸,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套路,也是策略性最低的。
激发外部尊重需求,唤醒男性消费者对豪车美女带来尊重感的想象力:成功的男性有豪车美女相伴,别人会赞叹他真是人生赢家。
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,单纯依靠男性的外形展示,并不能产生理想的营销效果。
女性是有长期理性的考虑的,更有策略性的方法是——选择具有成功、靠谱、绅士风度的男人形象作为车模。这样才能满足女性对安全感的需求,才能真正发挥异性相吸的威力。
了解这些,就可以初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车展会出现大量男模了:
一方面,现在女性驾驶者增多,而且女性逐渐成为男性买车决策的最大影响者,需要男模作为女性消费者的视觉引力,但这仍然是策略性最低的方式。
另一方面,激发安全感需求,唤醒女性消费者对高品质汽车和优质男性的想象力:这样的汽车才靠谱,这样的汽车才配得上靠谱的老公(除非你的汽车主要面向狂野、杀马特等非主流消费者)。
其实上述方法仍然不完善,因为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些车型是面向男性消费者的,但模特却仍然是男性。
这就需要跳出上述分析框架,更本质的思考了,就像学过大学物理后,你会发现中学物理有很多局限性的结论,在中学是对的,到了大学就错了。